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司新闻

Our news

公司新闻

2021.04.24

汉华人物志丨生产部陈国庆:“小创意”积少成多“大效益”

在工厂里,车钳铣刨磨,铆焊电木钻,各是一个工种,假如想找这样一个人,让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真不太容易。不过,在汉华京电的重铆车间里,47岁的陈国庆师傅却有着这么一身好本事,让人不服不行。

审图、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定型一气呵成,陈师傅在金属赛件上开始了他的精雕细琢。这是笔者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铆工的作业流程,不由得被这一套连贯的动作所吸引,由此也正式开始了笔者对陈国庆师傅的采访。


陈师傅曾经是“小陈”,他毕业后就进厂当铆工学徒,小陈进厂时,正值改革开放,很多年轻人心思变得活泛起来,有人一心想着下海挣钱当“万元户”,也有人把学技术、练硬功扔到了一边。老实本分的小陈却没太多想法,每天依旧沿着工厂到家的两点一线,踏踏实实跟着师傅学手艺、练功夫。天道酬勤,没几年,他不仅学会了铆工技术,顺利出师,而且还通过自学,掌握了电气基本原理和强弱电的应用。对手工电弧焊、圈板机、数控折弯机等技术活,均熟练掌握,特别是圈板机几乎能控制在公差范围内。



现在,年近半百的陈师傅成了“老陈”,可他不服老,做起活来就像二三十岁的小年轻,充满干劲。去年七月,某动力研究院要对大型超高压设备进行试压,为确保试压工作顺利进行,汉华生产部专门成立了超高压攻关小组,对超高压从适镜垫安表到连接副定力矩紧固等各工房逐一核对施工记录。业主、外方、总包方高度重视,在试压重要阶段,老陈吃住在现场,四天三夜紧盯现场安全一刻也不放松,严格按照试压方案中规定的步骤实施,确保项目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近几年,跟随订单变化,车间生产任务变得品种多、批量小了,而且有的项目常常是图纸材料短缺,交叉作业又多,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这就要求工作中必须灵活迅速转产,工装也要多样可靠。

去年某核电站的漏钠抑制盘项目中要圈直径最大超过13米,板厚仅有10亳米,要求圆度也要控制在10毫米内,一开始大家都很棘手,犯了难。面对这个挑战,陈师傅琢磨上了,他想了个土办法,把车间里的“土武器”——小机械圈板机立起,两边做小辊轮跑道,最后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另外这个项目中下部的流道开口也是一大难题,车间里没有适配的大机床,运输十分困难,他又想了个土办法,利用沙轮切割机做工装支架,工件翻边解决了问题。

不仅如此,爱动脑筋的陈师傅从不起眼的“小事”开始,不断思考车间工位布局的优化和工人劳动性价比的提高。他把作业区分为两个工位,每个工位设置一个供料点,根据物料的形状、规格制作配送工具,并在每一批物料上添加写有数量、型号的标签,使其能按照工位、工序定额发送,减少差错,加快组装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说起自己对车间工作布局改变的想法,他略显平静的回道:“有人爱集邮,有人爱钓鱼,有人爱唱戏,可我的爱好就是小改小革小发明。”


陈师傅对待现场施工的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利用自制工具提高劳动效率,无论什么困难总能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这其中,一个个看似不经意小改小革的一小步,却助力效率提升迈出了一大步!


谈到日常工作,陈国庆坦言:“平时工作非常忙,经常加班加点,每年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面临40度的高温连续作业,晚上要到八九点才能回家。公司要求每一个程序零缺陷,责任很重,但这也使我们受到很好的锻炼。”付出总有回报,在入职汉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工匠。


Top